自主创新 方法先行 创新方法助推全区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是有规律可循的,实践证明,创新方法能大大加快获得高质量解决方案的进程。2010年,我区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试点省。十余年来,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和支持下,我区创新方法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立足区情、注重实效,突出抓好企业和高校两个重点,持续用力、克难而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
截至目前,已有近千家企业和十几所高校参与创新方法的应用实践,实际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60多个,累计培养“创新三师”613人,产生创新方案6933个,专利501个,其中发明专利160个,预期经济效益逾10亿元。创新方法工作为全区的科技创新乃至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方法引擎”风头正劲
自治区科技厅十分重视重点行业领域创新方法试点示范企业的培育工作。2010年以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总体部署,大力推进创新方法与创新人才培养、关键技术难题攻关、创新机制可持续推进相融合,先后认定4批创新方法试点企业总计43家,包括一机、包钢、神舟硅业等大型企业和赛科星、宇航人、晶新科技、新长江矿业等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经过多年持续应用,推动创新方法参与企业研发体系的重塑,解决了一批行业共性技术和管理难题,成果成效显著。
内蒙古鄂尔多斯控股集团是2008年自治区第一个开展创新方法内训的企业。十余年间,创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从羊绒产业延伸到化工产业。近年来集团所属电冶集团在化工板块的节能减排和降本增效方面,持续加大推广力度。2018-2019年间,通过多种创新方法融合应用,共解决了9项行业共性技术难题,产生直接经济效益逾5000万元,公司35位创新工程师中有17人被聘为企业内训师,TRIZ理论与精益管理、五型班组、持续改进工作相结合,成效显著,得到企业高层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降低PVC树脂电石单耗”项目在首届全国创新方法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是鄂尔多斯电冶集团进行多方法融合应用的典型项目。公司年产PVC 46万吨,电石成本占PVC生产总成本的66.6%,因此降低电石单耗成了降低PVC树脂生产成本的重要指标,应用经验方法降本空间不稳定并且很难达到预期。技术团队通过应用精益和六西格玛工具对问题进行测量,而后通过TRIZ理论中的功能模型与因果链分析准确定义了影响电石单耗的根本原因与主要限制因素。通过技术矛盾与物理矛盾分析,查找矛盾矩阵参考创新原理得出创新方案;同时建立物场模型分析并应用标准解得出创新方案。再经过对创新方案的综合可用性分析评估,最终形成8个解决方案。实际生产系统创新技改顺利实施5个方案,使得生产PVC每吨降低电石消耗0.0034t,初步测算年创效益633.282万元。鄂尔多斯电冶集团化工事业部副总经理季晓春表示:“随着供给侧改革杠杆影响下的全要素调整,对于传统产业来说,集成创新必然会发挥出比单纯的技术创新更大的能量。技术人员掌握TRIZ理论和精益、六西格玛等创新工具,极大地促进了集团降本增效”。
近年来,无缝钢管被广泛应用于介质输送、工业建构筑物、高压容器等各方面,而耐压能力是检测钢管质量、实现高附加值的重要指标。水压试验机是一套检验钢管耐压能力的重要设备,水压试验机的开动率直接影响无缝钢管的产量,同时系统的折损也增加了生产成本。包钢(集团)公司对此应用创新方法开展项目攻关,课题组成员梳理确认问题点,确立最终理想解,综合运用功能分析、资源分析等创新方法,共产生18个解决方案,将其中4个方案优化整合后,解决了本课题的问题,降低生产运营费用300万元/年,增加效益912万元/年。
据了解,近两年包钢(集团)有限公司应用创新方法实际解决生产技术及工艺难题120余项,取得经济效益逾亿元,学习掌握创新方法的创新工程师达200多人,集团所属巴润矿业、焦化分公司等板块正在形成应用常态化的氛围和环境,创新方法成为集团专利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包钢(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管理部企业管理主管曹金宝说:“实施多种创新方法融合应用,是一个整合所有资源汇聚于价值创造的过程,是一场观念、思维、行为方式以及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
中国航天科工第六研究院是2019年新增试点示范培育单位。在自治区科技厅的指导和帮助下,该院完成了覆盖200余位技术骨干的TRIZ理论基础知识导入培训,24位学员携带在研技术难题参加了深度应用培训,产生技术解决方案379项,其中高价值方案130项,专利意向8项。举办了“2019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内蒙古赛区决赛航天科工六院选拔赛”,四十六所的“实现FAST(中国天眼)中心孔五块反射面板快速收放”项目通过层层突围,获得了2019年度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创新方法成为激发青年人才创新热情,产出创新成果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六院将建设航天专业领域创新方法推广应用体系,培育系统内创新方法标杆企业,五年内培养国家创新工程师、咨询师累计90人以上,助推成果转化项目10项以上,预期经济效益不低于5000万元。院领导表示,要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常态化、长效化保驾护航。
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之基日益夯实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靠创新,创新发展靠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内生动力源。十年来,我区创新方法工作始终把创新能力建设摆在优先位置,以“创新三师”培育为切入点和主抓手,突出企业和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带题参训+课中解题+应用推广”的实战化实效化培训模式,将方法推广、人才培育、实践应用紧密结合,形成了良好局面。
人才培育,溯本追源,高校是基础。十几年前,创新方法在高校的推广是个新命题,自治区科技厅大力支持师资培养,吸引了董振域、文宗川、张战勇等一批专家,投身于创新方法的应用研究中。今天,这支本土化的师资队伍逐渐成熟壮大,成为我区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支撑,文宗川教授还在自治区干部自主选学课中专题讲授创新方法, 累计受众近500人,受到很多学员的关注。
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已连续7年开设创新方法公共选修课,成立了学生TRIZ与专利学会,为创新方法爱好者创造实践条件,累计授课人数均已逾千人。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创新方法案例教学模式,形成了完善的创新方法课程与实训体系,出版了教材,2016年度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职院校”之一。近年来,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呼和浩特市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相继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方法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利用高校创新方法大赛、互联网+大赛平台增长创新方法实践技能。
——企业主体,“创新三师”彰显创新人才非凡之力
创新人才培育,硬核在企业。没有企业的创新需求,没有企业的土壤和环境,人才培育只是一纸空文;同时,没有有效的抓手和措施,人才培育仍然是纸上谈兵。我国创新方法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权威专家、原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檀润华教授说:“内蒙古,需要的不是成百上千、而是成千上万的创新工程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快地建设创新内蒙古!”
王晓峻,作为包钢集团一名铁前原料片机械技术专家,2017年通过培训开始接触TRIZ理论并被其深深吸引,现在已经把应用TRIZ理论当成了日常工作的思考方式。从发现问题,到解决方案,再到优化方案,两年的时间,应用TRIZ帮助包钢钢联股份煤焦化工分公司解决技术难题9个,产生解决方案几十个,申报专利7项。仅解决“多管式水冷套管内泄问题”一项,年创经济效益达1051万元。
罗金海,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跟随中国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有限公司最早一批接触学习创新方法,从2010年至今持续学习应用创新方法近十年。2019年已经是国家三级创新工程师、国家一级创新咨询师的他又有了一个新身份—创新方法科普动画脚本原创者。该系列动画由创新方法研究会组织策划,内蒙古锐讯科技宣传中心动画制作团队进行制作,罗金海负责创作的以科普TRIZ知识为目的的动画已制作完成前三集,一阶段制作完成后将正式上线。
由罗金海团队承担的“基于TRIZ理论的草原牧草高效收割机创新设计”项目来源于“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天然草场高效收获工艺技术及关键装备研发”。基于TRIZ理论重点研究天然草场高效牧草收割机,该机型的设计方案填补了国内外畜牧业天然草场割草技术的空白。把创新方法TRIZ理论应用于具有内蒙古标签的特色产业领域,为创新方法的应用案例增加了“内蒙古智慧”。
现在,自治区在装备制造、化工、能源、生物、稀土等多领域累计培养各级创新工程师500多人,初步培育了一批高水平、多层次的创新方法应用人才,科技厅为此将持续发力,搭建阶梯式培育体系,推动“创新三师”的星星之火点燃企业持久创新的内生力。
强化组织领导 创新方法工作行稳致远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创新方法工作深入开展的根本保障。经过十年的探索实践,我区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方法工作推进体系,创新方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得到了有关企业、高校和国家科技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坚持规划先行、政策驱动。
先后制定了创新方法工作 “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阶段性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以顶层设计指导、引领、推动工作展开。接续出台了《关于加强自治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发展规划与实施方案》《科技创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九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创新方法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坚持宣传先导、培训带动。
纵深开展宣传培训,积极推进创新方法进盟市、进园区、进企业,丰富培训方式,拓宽培训对象,加快创新方法理念的普及,组织举办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创新方法培训班、高新技术企业及中小企业创新方法深度应用培训班、众创空间发展培训班、重大科技项目应用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研讨会、讲座百余场,受众两万多人,“方法引领创新”理念为更多的企业和院校所接受和关注。
——坚持比学赶超,以赛促动。
截至2019年,我区已成功举办三届创新方法大赛,并作为分赛区参加全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连续三年获得优秀组织奖,累计有170余家企业和40多所高校参赛,自治区科技厅培育参赛项目600余项。包钢集团的“一种柴油型汽车燃油预热装置”项目、鄂尔多斯电冶集团的“提高PVC树脂氯乙烯单体转化率”项目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展示了我区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的优异成果,调动了创新群体的积极性。
在建立高职高校推广基地、产业应用推广基地的基础上,2019年,成立了内蒙古创新方法研究会,搭建形成创新方法公共服务平台、交流合作平台、决策咨询平台,标志着全区创新方法工作步入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将结合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优化顶层设计,加强部门联合协同,以系统性和全局性的视角完善创新方法工作体系。调动盟市科技力量,构建县域级推广模式,凝聚形成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合力。坚持“务实、创新、增效”的工作宗旨,升级试点示范单位培育手段。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和教学体系资源,结合“双创”教育,通过“启发引导、教学指导、实践反哺、模式推广”的路径推动创新方法在高校的推广与应用。为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服务工作,扎实推进“科技兴蒙”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